你有没有发现,最近朋友圈卖东西的越来越多?这次全球性的疫情,让很多人陷入了职业危机,有的被调岗降薪,有的被裁员,还有的到目前为止都未能复工,收入急转直下,于是很多人开启了“跨界”尝试,开始探索副业,有的开始做微商,有的开始自媒体写作,还有不少人做起了网络主播…… 于是开始流行一个词,叫做“副业刚需”。
大致意思是,搞副业已经是成年人该有的觉悟了,不管做什么工作,永远都要有自己的plan B。因为你永远不知道,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,在做的副业是工资的几倍。
其实从微商兴起开始,副业赚钱就慢慢成为流行词。
从微商、到知识付费、再到社交电商,好像只要有一份副业,就能走向人生巅峰,轻轻松松月入过万,顺顺利利的拿到“睡后收入”。
但仔细想想你就会明白,如果副业真能像大家揣测的这么好赚钱,天下哪还有穷人?
为什么这个时代一直在鼓励我们做副业赚钱,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断被刺激的消费,不断被夸张的财务自由。
真实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峻、残酷。许多人自己花大价钱囤了货,最后却只能卖出去一小半。不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还亏了不少钱。
太多的人看到别人通过副业赚了钱,自己也跟风照葫芦画瓢,结果发现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,同时影响了自己主业的提升。
我们看到的景象,很多都是经过粉饰的幸存者,是所有搞副业的人里成功的那1%。
其实,想要副业搞好,一点都不比主业轻松;
很多人做副业,多半是因为这个项目省心省力,方便,回报丰厚。
拉你入行的人会给你画一个大饼,描绘之后的美好生活。
20%的时间会说困难,一句话带过;80%的时间描绘未来成功的样子,让你觉得你已经到了人生巅峰
他们欺骗你了吗?并没有。只是巧妙地转移了你的注意力。
这个时代,我们容易相信一些事情,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某一个言论所引导,所带动。于是,立马买买买,学学学.....
其次,兴趣是好的,现实是骨感的。
你的兴趣,如何和专业PK,这是需要考虑的。
要知道,把兴趣变成专业,中间要经过各种无聊、枯燥、痛苦的磨练。
才会出现很多人不断地交学费,学习这个课程和那个课程,演讲课、写作课、方案课、销售课、高效学习课……学费没少花,钱一分没挣到。
做副业的过程不是丢失自己,而是找回自己,那些看似在做副业的人,其实没有真正的想明白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这一方面,很多人仅仅是为了多赚一份收入而将自己的信誉和品牌无限的透支。这个过程,像极了消费花呗的过程。
那接下来,我们来认真的讨论一下,如何靠谱的开展副业,并靠副业挣到钱。
1、专注你手里的牌。
你打算选什么作为副业呢?可能是看到谁谁做什么挣钱,所以也想试试对吧。
这其实是我们一开始很容易踩的坑,那就是忽视自己现有的资源。
《麦肯锡思维》中有个做事的套路:先摘好摘的果子。
相比两手空空的去创业,这无异于是easy模式。
比如最近各种写作班很流行,写作挣钱这事,看市面上动不动就看到“月入10万”的案例, 都有两个最基本的大前提:要么你本身擅长写作,至少中上水平;要么你已拥有数量相对可观的读者群,靠流量变现。
从0开始不能说不可行,但要做好心理准备:过程会比较漫长,效果可能也会不如预期。友情提示,别轻易做纯粹“从0开始”的事情,这无异于是对你手中资源的巨大浪费。
2、去做
经常听到有人说,我有个挣钱的点子,超级好的,Balabala……
哎,这世上,最不缺的就是想法。
为什么多数人长期停留在“只想不做”的阶段?
因为去想很容易,去做很痛苦。
说写字挣钱的,一个月写不出一篇文章;
说微商挣钱的,折腾半天怎么进货都没弄明白;
说拍视频挣钱的,抖音没少刷,没见自己做过一个。
你哪怕做错,都比不做要好。
3、坚持做
我不想编些大道理,什么风口啊什么眼光啊都是虚的,但凡想有一点点小浪花,通常都离不开一个字:熬。
行动只是第一步。
你在朋友圈卖货,1周都卖不出去几件;你写公众号,写了10篇都挣不到钱。你就觉得挣钱不易,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?别沮丧,这都是正常现象,持续积累必不可少。香港有句老话“连张国荣都要熬八年”,普通人的小成就,多数都离不开“熬”,只是时间长短不同罢了。
老实讲,副业做得好并不轻松,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副业。
所以:如果你暂时没有资源和机会,也没必要太羡慕,把本职做好,多留心挖掘机会,伺机而动。
如果你已经开始,也不要过于抱怨太辛苦,挣钱本就不易,挣两份钱自然难上加难。并且你要找无投入无风险的副业,可以选择做任务平台,比如说全民众包APP,你在应用商店下载一下全民众包APP就可以在平台上接各种任务做,做完任务等任务主审核通过了,你就可以赚到任务佣金了。做的任务越多赚的越多,赚多赚少看你自己的能力了,不说月入过万,好好做一个月赚个几千元是没有问题的。
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+盲目跟风。过程虽然不轻松,但正如一句话所说:“如果你只愿意做轻松的事,人生就会困难重重。但如果你愿意做困难的事,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更加轻松。”敢于挑战,敢于拼搏,才能创造非凡的人生,共勉。